- · 亚热带农业研究版面费是[06/01]
- · 《亚热带农业研究》投稿[06/01]
- · 《亚热带农业研究》期刊[06/01]
冷出来的农业文明,什么是“新仙女木事件”?(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德国人类科学研究所在一份声明中说。北美克洛维斯文明,曾扩张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假设。但终究他们没能在中、南美开花结果延续下来。但科学家发
德国人类科学研究所在一份声明中说。北美克洛维斯文明,曾扩张到了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假设。但终究他们没能在中、南美开花结果延续下来。但科学家发现大约9000年前,克洛维斯文明DNA却在繁衍中神秘消失了。而今天的南美人中也没能发现存在克洛维斯文明的DNA。哈佛医学院的遗传学教授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大卫·赖克说,当时可能发生了大洲范围的人口替换。简单来说,就是克洛维斯人被其他人种代替了。当然关于克洛维斯人消失的另一假说是,新仙女木事件是导致这个种族灭亡的直接原因。
彗星撞地球还是洋流改变导致?
一直以来,新仙女木事件的诱因都认为是北美冰架的融化导致洋流改变所导致的。
众所周知,地处高纬的北大西洋沿岸各国,到了冬天,并不像其他相同纬度的地区那么冷,这是由于受一个由低纬流向高纬的 “北大西洋暖流”暖水海流影响造成的,而推动这些海流运动的动力,是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差异,人们将其称之为“温盐环流”,它就像空调机那样,把低纬的热量带向高纬,使热带不会过热,而寒带也不会过冷。
如果气候变暖,分布在格陵兰岛、北美和欧洲北极地区的冰川就会大量融化,大股淡水流向北大西洋,一下冲淡了在此处本该下沉的高盐度海水团,低盐度的海水密度相对较小,不能下沉,此处的“温盐环流”便停止运转,继而像塞车一样,大西洋南部温暖的海水也无法北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水也无法从好望角方向为大西洋补给。于是,全球的“温盐环流”就停止了。
支持这种假说的证据之一是8400年前的一次冷事件。在8490年前,北美的冰雪还没有完全消融,在那里有两个被冰川形成的大坝围成的大盆地,积满了水,形成大湖。这两个大湖,一个叫阿加西湖(Agassiz),一个叫奥吉布韦湖(Ojibway)。它们的面积大约分别相当于美国的五大湖吧,储水量也大约相当。公元前6400年,一直充当缅尼托巴湖大坝的冰块忽然崩裂,缅尼托巴湖决口,大量淡水经由哈得逊湾注入北大西洋,通过上面所说的机制,引起了一次持续几十年的北半球降温事件。之后,气温回升。但是公元前6200年的时候,奥吉布韦湖也忽然决口了,又引起了一次降温。这两次事件隔得很近,所以把它们合在一起,称为8200年前冷事件。
最近,又有研究发现,很可能是因彗星撞击所致。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詹姆斯?肯尼特(James Kennett)和他的同事们提出多项古生物学和地质学证据,证明年前地球曾遭遇大块陨石(或彗星)撞击,导致气候巨变。研究报告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
科学家认为,这颗陨石撞击地球形成的陨石坑应该是墨西哥、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发现的几个陨石坑中的一个。而在五大湖区坠落的陨石直接摧毁了前面提到的克洛维斯文化聚集地,所以他们突然就从地球上消失了,但这一假说并未获得历史学界的普遍认可,很多科学家都将新仙女木期的气候变冷完全归因于地球气候系统周期性变化本身。
位于格陵兰冰川下的陨石坑
此前支持撞击假说的证据绝大多数都是在北半球发现。詹姆斯·肯尼特和他的同事们在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智利Pilauco Bajo遗址进行了研究,在有年历史的沉积岩中发现了大量微小球体。科学家认为,这些微小球体为撞击球,即陨石坠落时受高温影响产生的岩石融化痕迹。这些球体所在的岩层铂金和黄金的浓度极高,还含有自然界中少见的天然铁颗粒。此外,科学家还在古老尘埃中发现了碳微粒和燃烧痕迹。
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那么新仙女木事件对人类文明进程带来了什么影响呢?最重要的是摄食方式出现了改变。具体来说就是流动式采集生业在许多地区被定居式加工采集生业取代,并可能促进了农业的出现。
首先,获取食物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温暖的气候下,植被茂密,水量充足,大型哺乳动物、水果等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密度高,原始人类的采食效率高。在这种情况下,狩猎采集的生业方式更为经济,原始人类的食物需求容易得到满足。然而在气温下降之后,食物链受到影响,大型哺乳动物南迁或生长减慢,可供采集的植物类食物数量减少,原始人类为了获取更多的食物,必须增加觅食范围,也就是说会在更大的范围内流动。
文章来源:《亚热带农业研究》 网址: http://www.yrdnyyj.cn/zonghexinwen/2021/0925/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