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巨型稻:产量如何 口感咋样

来源:亚热带农业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0-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夏新界:经过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米质已达国家优质稻谷三级,突破了杂交稻“高产不优质、口感差”的难关,且经检测分析发现,巨型稻米中重金属含量远

  夏新界:经过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米质已达国家优质稻谷三级,突破了杂交稻“高产不优质、口感差”的难关,且经检测分析发现,巨型稻米中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红线。

  记者:什么是巨型稻?巨型稻和杂交水稻有着什么样的关联?

  夏新界:巨型稻发展前景非常好,特别是种养结合的试验,更体现了巨型稻的优势。

  虽然巨型稻苗比普通水稻苗价格高一些,但种植1亩巨型稻的成本却比种1亩普通水稻成本降低200元左右。这是因为巨型稻“好养活”,后续也没有除杂草的烦恼,综合考虑稻谷产量增加以及秸秆用作青贮饲料,每亩巨型稻能增收800元以上。

  为什么这么说呢?2017年10月16日,巨型稻在湖南长沙市长沙县金井镇培育成功。袁隆平说,只要种植技术过关,巨型稻单季亩产可达1200公斤至1500公斤。现在的巨型稻株高达1.8米至2.2米,与普通水稻相比高出1米左右,单位面积生物量可达40吨/公顷,为现有水稻的1.5倍以上。如果改进优化栽培种技术,将巨型稻杂交品种的收获指数提高到现有超级杂交稻水平,其理论单季产量将超过1200公斤/亩。

  如今,巨型水稻试种出来了,但“禾下乘凉梦”还没有真正实现。只有把巨型稻的亩产量提高到1200公斤甚至1500公斤,才算真正实现了“禾下乘凉梦”。

  近日,湖南省长沙县路口镇的隆平稻作公园中2米巨型稻将进入成熟期的视频引发关注。什么是巨型稻?巨型稻和杂交水稻有着什么样的关联?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实现了吗?巨型稻好吃不好吃?记者就此采访了被誉为“巨型稻之父”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夏新界。

  记者:巨型稻发展前景如何?

  2017年以来,研究团队在南方多省多区域试验发现,在中等肥力水平,大田常规肥水管理条件下,巨型稻单季产量能达到800公斤/亩上下,比普通杂交稻每亩高出100公斤至200公斤。其中,巨型稻品种之“巨丰5号”株高2米以上,平均有效分蘖51个,比普通稻多2倍;单穗实粒数高达680粒,比普通稻多2倍至3倍。试验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8年在长沙县金井镇试验区的普通稻田和常规田间管理条件下,其单季产量稳定达到每亩660公斤至860公斤,远高于全国440余公斤的平均产量和湖南当地杂交稻产量。今年由于气候原因,很多地方比较干旱,受旱情影响,四川省西充县试种的200亩巨型稻亩产量只有650多公斤,但也比同期的常规杂交水稻多100公斤左右。

  记者:有说法认为,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实现了。这个说法准确吗?

  但是,常规巨型稻数量很少,所以我们把常规巨型稻作为亲本材料,与其他普通水稻杂交,产生很多后代后再去种植,解决了巨型稻少的问题。现在地里试种的巨型稻,都是杂交后的巨型稻。如今在各地推广种植的巨型稻,也是一种新型杂交稻。

  在种植环境上,巨型稻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并不苛刻。巨型稻根系发达,深度达35厘米至60厘米之多,比普通稻的根系长度增长1倍以上,根系总量是普通稻的3倍至4倍。其发达的根系,使养分流失大幅减少,能够把水稻周边的养分充分吸收利用起来。稻田、水沟、水塘、干湿地、贫瘠新垦地、盐碱地均可成其“落脚地”。比如,2020年种植在广东阳江海边的巨型稻就经受住了海水的反复浸泡,每亩产出稻谷1040斤,同时还出产基围虾1000多斤。巨型稻个高体大、吃水深、耐淹涝,2020年四川犍为县种植巨型稻400多亩,每亩产鱼800多斤,稻谷近1000斤。今年5月份,巨型稻在京津冀地区首次试种,目前已进入灌浆期,预计10月进入收获期。东北的黑土地上也开始尝试种植巨型稻了。目前,有22个省份的300多个种植点试种巨型稻近2万亩。

  记者:巨型稻米口感怎么样?

(经济日报)

  夏新界:顾名思义,巨型稻就是比一般的稻子形状要大、产量要高的水稻。我们最先研究出来的巨型稻是一种常规稻,是选优培优出来的,并不是杂交稻。巨型稻是在现有优异水稻种源基础上,运用突变体筛选、籼粳亚种间及野生稻远缘杂交等一系列生物遗传育种技术,获得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生物量水稻新种质材料。

  巨型稻可以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再加上巨型稻稻秆粗壮,种植密度比其他水稻小很多,能为稻下动物提供良好生存空间。2017年和2018年,研究团队在长沙县金井镇湘丰村建设了300亩“巨型稻”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验与示范区,全程无化肥、农药、抗生素等使用。与现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稻谷产量至少提高1倍,青蛙、泥鳅、稻花鱼等养殖动物的成活率也提高1倍以上,生长周期缩短15天至20天,个体重量提高20%以上,产量提高1.5倍以上。除了种养结合,巨型稻生物量巨大,每亩可产出3吨至5吨秸秆,秸秆经处理后可饲养牲畜,也有不少附加价值。


文章来源:《亚热带农业研究》 网址: http://www.yrdnyyj.cn/zonghexinwen/2022/1008/570.html



上一篇:隆平稻作公园“巨型稻”高达两米 专访研发专家
下一篇:韶关“巨型稻”试种成功 亩产可达750公斤

亚热带农业研究投稿 | 亚热带农业研究编辑部| 亚热带农业研究版面费 | 亚热带农业研究论文发表 | 亚热带农业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亚热带农业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